
鋼鐵廠加熱爐爐門限位開關的安裝與維護需解決高溫輻射、金屬碎屑干擾問題,同時需建立性能監測機制,具體規范如下:
特殊安裝規范:
隔離與散熱設計:
安裝位置遠離爐門直接輻射區域(距離爐門邊緣≥500mm),若空間受限,需在開關與爐門之間加裝 “不銹鋼隔熱板"(厚度≥3mm,表面拋光反射熱量),隔熱板與開關間距≥100mm,形成空氣對流散熱通道,使開關表面溫度降低 30%~50%(如爐門附近溫度 500℃,開關表面溫度可降至 200℃以下)。
采用 “懸臂式支架" 安裝(支架長度≥300mm),避免支架與爐體直接接觸導致熱量傳導;支架材質選用耐高溫合金(如 Inconel 600,耐溫≤1000℃),禁止使用普通碳鋼支架(高溫下易變形,導致開關位置偏移)。
線纜防護與固定:
線纜采用 “氟塑料絕緣 + 不銹鋼鎧裝" 結構(耐溫≤260℃),鎧裝層與開關外殼焊接密封,防止高溫金屬碎屑進入線纜內部;線纜敷設時避開爐體高溫區域,轉彎處采用 “圓弧過渡"(彎曲半徑≥10 倍線纜直徑),避免線纜因高溫脆化后斷裂。
每隔 500mm 用耐高溫卡箍(材質 304 不銹鋼)固定線纜,卡箍與線纜之間墊陶瓷墊片(隔熱),防止卡箍過熱損壞線纜絕緣層。
維護與性能監測:
定期維護流程:
每周檢查:用紅外測溫儀測量開關表面溫度(應≤200℃),若超溫,檢查隔熱板是否移位、散熱通道是否堵塞(如金屬碎屑堆積);同時手動觸發開關,用萬用表測量觸點通斷狀態,確保切換可靠(接觸電阻<1Ω)。
每月維護:拆解開關外殼(在常溫環境下進行),檢查觸點表面是否氧化(氧化時呈黑色),用細砂紙(800 目)輕輕打磨觸點,再涂抹耐高溫導電膏(如銅基導電膏,耐溫≤300℃),增強導電性;檢查內部彈簧彈力,若彈力不足(觸發力<3N),更換同型號耐高溫彈簧。
性能衰減監測:
建立 “觸發次數 - 性能" 臺賬,記錄開關每次觸發的位置偏差(用激光測距儀測量,應≤5mm),當偏差超過 10mm 時,判定為性能衰減,需更換開關;
每季度進行 “高溫模擬測試":將開關置于 200℃恒溫箱中,模擬爐門限位動作 1000 次,測試觸點接觸電阻變化(應≤0.5Ω),若電阻增加超 1Ω,說明觸點氧化嚴重,需提前更換。